服务热线:
18901919522

“中国皮革”再次突围 浙江海宁持续推动皮革产业迭代升级

简要描述: )海宁皮革,享誉中外。浙江海宁是“中国皮革之都”,皮革也是海宁的“金名片”。在海宁,平均1.3秒...

详细介绍

  )海宁皮革,享誉中外。浙江海宁是“中国皮革之都”,皮革也是海宁的“金名片”。在海宁,平均1.3秒就能生产一件皮衣,平均3秒生产一只皮夹,平均48秒制成一组皮革沙发套。中国人穿的每三件皮衣里,就有一件来自海宁,海宁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产业承接能力令业界瞩目。

  海宁皮革城,从单一的交易市场逐渐发展为全产业链服务平台,现在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皮革专业市场、生产基地和贸易集散中心。面对新时代的消费升级,海宁皮革也在不断打破桎梏,通过加强品牌建设、实施标准化、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持续促进皮革产业的创新与升级。

  随着皮革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海宁皮革市场一度呈现出质量会降低、环保经营成本过大、缺乏自主品牌、贸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。为有效解决海宁皮革行业存在的问题,海宁市皮革协会多措并举,将皮革行业进行标准化建设。

  自2008年开始,海宁市皮革协会先后制定了《皮革服装》《皮革服装生产企业兼直营店质量诚信》《制革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》等10个联盟标准。此外,《皮件加工机械 液压平面压花机》《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毛皮制品》《皮革和毛皮服装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》等15项皮革行业标准,将于2023年4月1日起实施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海宁市皮革协会注重皮革行业人才的培养,特聘请海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科的科长、国家皮革质量检测中心(浙江)的专家为企业解读国家行业标准、联盟标准和吊牌标识培训。同时,为新入行的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不等的培训,为皮革行业提供一线操作工,缓解皮革行业用工紧张的问题。

  为进一步加强海宁各皮革企业之间的切磋交流,海宁市皮革协会以企业为单位做操作比武,根据比赛组委会提供的款式图、面辅材料和牛皮纸在规定时间8小时内完成一件作品。这样一来,不仅提升了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,还极大地提高了皮革行业的产品质量。

  近年来,“直播电商”成了时下推动产业带增收的新形式。作为传统行业的皮革产业,海宁皮革企业也搭上了“直播”这趟顺风车,通过与天猫、淘宝直播等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合作,一起发展皮革产业。

  一边语速飞快地介绍着最新产品的材质、颜色、做工,一边给电子设备屏幕前的观众试穿最新款式,是直播间的常态化操作。对于皮革企业来说,电子商务平台不仅仅可以淡化其消费的强季节性,同时还能吸引一批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消费者。

  面对市场和消费的人多元化的购物需求,海宁皮革城依托皮革产业资源和电商基础,对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提升,通过“引进一批、改造一批、发展一批、聚集一批”电商主播和企业,实现主播、平台、实体市场的有效对接,进而达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目标。

  数字的背后,是海宁对品质建设得更高追求。为逐步提升海宁皮革产业的品质,区域品牌建设成了海宁皮革企业奋进的目标。海宁的许多区域品牌皮革企业已将品牌销售网点覆盖至北京、上海、长沙、成都等多个大中城市。

 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除了线下品牌的腾飞,线上品牌也迎来了发展的新风口。如“野兽小姐”“MANDYSHEN”“coco”等线上网红品牌不断受到消费者的追捧。同时,在拥有高端皮草粉丝基础的前提下,这些线上网红品牌将成为皮草行业的头部电商。

  从制革到制衣,海宁皮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沿。数十年来,海宁皮革产业格外注重特色发展,强化设计创新动力,凸显品牌影响,并不断推进产业集群地转型升级。

  如今,海宁皮革行业拥有5000多个注册商标,现有中国排头品牌企业17家,浙江名牌8个,嘉兴名牌6个,海宁名牌9个,浙江区域名牌企业48家,成为全国皮革行业品牌最集中的县市之一。

  随着联盟标准的落地,皮革企业的环保意识、节能降耗也有了显著的提升。据不完全统计,自实施联盟标准后,节约标准煤0.26万吨,节约用水15万立方米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.65万吨,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16万吨。

  兴一个市场、活一方经济。近年来,海宁除了生产皮衣、皮草、羊绒大衣、皮毛一体,还延伸出了卫衣、风衣、西装等秋冬服装品类,海宁生产了全国30%的皮革产品,但其销售产品却占据了全国60%的市场。现阶段,海宁皮革正加快推进皮革产业朝着时尚化、高端化、国际化的方向迈进,这不仅超越了地域范畴,同时还扩大了海宁这座城市的魅力。

  1.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 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。如转载,须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
  2. 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消费日报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.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,会采取对应措施。

  4.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、经由链接、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、信息或广告,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。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。

  5.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,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,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。